航空材料的发展-广州市万龙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Website Home

航空运输业作为我国的一项年轻事业,正显示着蓬勃的生命力。国际贸易市场竞争相当激烈,而时间是至关重要的条件之一。航空运输业的出现,满足了国际市场的需要。不但缩短了商品的周转期,而且大大节省了费用,更有利于开辟运距较远的市场。公司开展的航空货运代理业务包括航空货物的订舱、包舱、包机、托运报关、报验、接交分拔、转运索赔及仓储、中转、业务,还为广大客户提供了简单的托运手续,客户可通过电话委托、上门取货,代办其它一切手续,充分体现航空运输快捷便利的特点。公司还为省内外客户办理向世界各地区运送单据、文件、资料和小件包裹的“桌到桌”快递业务,做到服务至上!以上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到大家。1984年全国民航线长102万公里,其中国内航线长83.8万公里,客运周转量占全国的18.6%,莫斯科是全国最大的航空港,70年代末年客运量达2000万人,占全国民航客运量的大韩航空公司和亚洲航空公司同世界各地的74个城市开通了航线,年货运量排列世界第六位,客运量为世界第十一位在既有31个机场的基础上,布局规划新增和迁移宜宾、黔江、康定、腾冲、六盘水等21个机场,机场总数达到52个60年代以来,世界上出现了一些大型运输机和超音速运输机。比较出名的有原苏联生产的安-22、伊尔-76;美国生产的C-141、C-5A、波音-747;法国的“空中汽车”等。超音速运输机有英、法联合研制的“协和”式和原苏联的图-144。1956年至1961年间,英国和法国分别进行超音速运输机的初步研究。1961年,英、法两国各自提出了一种方案,因经费问题,两国决定联合研制,正式定名为“协和”。原型机于1965年初开始制造,1975年投人航线使用,其间经过了20年的时间。原苏联为了与“协和”竞争,加速发展图-144超音速运输机。1973年,在巴黎航空博览会上展出了一架图-144,但在进行飞行表演时,图-144发生了空中解体,造成机毁人亡。后来图—144作了一些改进,投入了国内航线。“协和”式和图-144超音速客机对于人们的旅行习惯和航空公司业务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在地球上,任何一个人想要到地球的另一侧去,他最多不要花去一天的时间。“缩短了空间的距离,延长了时间,也就延长了人们的生命。”这是描述超音速飞机的一句很著名的话。然而,超音速客机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协和”式飞机的售价高得令人咋舌,考虑到经济效益,一般的航空公司都不大愿意购买。短途的旅客一般也不愿承受高额票价进行超音速飞行,他们宁可乘坐波音公司生产的亚音速飞机。据称,原苏联的航空公司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1980年,图-144停航了。航空货物运输是20世纪初在法国首先出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批军用飞机转入民用运输。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大力发展航空工业,开辟国际航线,逐步建立了全球性的航空运输网络。随着战后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航空运输作为国际贸易运输的一种方式被越来越广泛地采用,在国际贸易运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统计,从1962年至1973年,国际航空货运量平均每年增长17%,几乎每4年增长1倍。20世纪70年代以来,航空运输仍然以相当快的速度发展着。据不完全统计,至2000年,世界上的喷气式货机数量已经超过1500架。是1985年的3倍,货运量也从1985年的430亿吨公里增加到2000年的’1250亿吨公里,年平均增长率为7.5%。国际民航组织最新统计数字显示,2002年世界定期航班运输总周转量已达到3918亿吨公里。货运量增长最快的地区是亚洲到北美、欧洲的出口航线。从货运量预计,今后20年内的航空货运量将以每年6.5%的增长率增长,以此为基础预计的货运吨公里将是现在的3倍以上,货机的需求量也将是3倍,达到4500架。我国航空运输业起步较晚,民用航空事业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发展起来。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的航空运输业快速发展,1985年,有267条航线,其中国内航线233条,国际和地区航线34条。到1998年,约有1122条航线,其中983条为国内航线,131条国际航线和8条地区航线,分别通往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02年,我国国内外航线总数达到1176条。其中国内航线1015条(含港澳地区航线44条),通航城市130个。我国与89个国家签订了航空运输协定,国际航线达161条,通航国家34个,国际航线定期航班通航城市67个,其中亚洲城市44个。2002年末,我国拥有运输机队飞机602架,其中大中型运输飞机占85%,全国通航机场143个。目前我国已形成以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重点开放城市为核心,以各省、自治区的省会城市、沿边开放城市及主要城市为节点的航空货运业务网络。2000年,全行业完成货邮运输量196.7万吨,比1999年增长15.4%。2002年末的全行业统计数字表明,我国货邮运输量达到202万吨以上,运输总周转量达到162亿吨公里,排名世界第五位,在世界运输总周转量中的份额为4.1%,如果将香港和澳门地区合并计人,中国则仅次于美国排名第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年多以来,国民经济稳定增长从而进一步扩大了航空市场,关税(含航空器及零部件)的总体下调使得部分航空成本得以降低,享有《服务贸易总协定》权益则有利于中国航空运输企业与国外同行加强合作并开拓国际市场。前述各项及其他方面的有利因素,使得中国的航空货运业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航空运输业极具发展潜力的巨大市场,我国的航空运输网已成为世界航空运输网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预期2001年至2010年,中国航空运输年均增长速度将保持在10%左右。到2010年,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将达到300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将达到1.4亿人,货邮运输量达到470万吨。航空运输在国家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将有较大提高,航空运输业对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将日益显著。建国初期,我国民航只有十几架陈旧的小飞机,航线仅12条。80年代初,民航业发生了重大的历史性转折,开始走向企业化道路。1987年起,我国先后成立了中国西南航空公司、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国北方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和中国西北航空公司6家国家级骨干航空公司,民航的发展步伐逐步加快。90年代以来,我国航空客运量以年平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截止2002年5月,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海航集团航空运输板块的龙头企业,对航空运输板块所辖的金鹿公务机公司、长安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新华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山西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扬子江快运公司实施行业管理。现拥有飞机7l架,从lO座级到200座级,适用于干线飞行、支线飞行、公务商务包机飞行和通用飞行。海航建立了海口、北京、宁波、三亚、西安航空基地和广州、石家庄、长沙运营站,航线网络已遍布全国各地,开通了国内外航线300多条,在海南航空运输市场上客运量居第一,占据市场份额50%以上。航班密度及航班量居中国民航前4名之列。1999年11月经民航总局批准,目前海航已开通三亚一汉城和三亚一澳门国际和地区航线,三亚一吉隆坡包机航线也顺利开航。空客从1985年起进入我国,1995年年底,民航共有29架空客飞机,占飞机总数的7%;到2007年年底,我国空客飞机拥有数已攀升到了390架,占总数的33%英国共有449家机场,其中35个机场年客流量在10万人次以上